《人民法院报》:专业化调解的工匠精神

    2017年12月04日 作者:办公室
    TT

客厅式家事调解室里,暖黄色的灯光让人的内心瞬间明亮起来,湖绿色的沙发、盎然生长的盆栽和茶几上的几盘小零食,让人有一种家的归属感。

在这里,常驻着一位全院最出名的家事案件专职调解员,她叫潘国飞。二十多年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涯,造就了她的平易近人、见微知著和古道热肠。退休后,她继续发挥余热,来法院做起了家事调解员。

“如果说家事改革的新机制是‘西药’,传统调解手段是‘中药’,那么潘老师就是擅长‘中西结合’的高手。在现代化的调解场所中,她把独特的调解思维融入其中。”一位法官啧啧称赞,“有一些我们绞尽脑汁援引法律规定都难以处理的纠纷,到了潘老师手里都会迎刃而解,她真正实现了与当事人的无障碍、零距离沟通。”

被问起到底有什么调解妙招的时候,潘国飞开心地笑了:“没有什么高招,就是把真心融入调解中,把当事人当作亲人。和他们讲法律规定不一定会懂,从情和理切入,他们一定会有所感触。”

潘国飞处理家事纠纷处处体现着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。也许在她手里,修复一段破裂的关系,只需要一杯清茶、一席温馨,但背后所蕴藏的智慧和坚韧是难以想象的。“化解纠纷,我会全力以赴。”潘国飞说。

平时工作中,潘国飞经常向法官借阅家事案件的典型案例,以了解案件处理思路。在每次开展调解工作时,潘国飞都会事先把案卷仔细翻看三遍,找准矛盾化解的切入口。每袋案卷,她都会附一张白纸,上面记录着密密麻麻的要点和案件进程。

“做一个倾听者,倾听一些家庭不幸的同时,帮他们找回甜蜜。”交谈愈深,愈加为潘老师人格魅力所折服。印象最深的还是下面这一个调解案件,潘国飞在调解室里,竟然为当事人过起了生日。

依然是一个妻子起诉丈夫离婚的繁琐案件,丈夫事业有成但被妻子认为过于强势。潘国飞仔细了解后,对婚姻状况进行诊断,断定这是“婚姻危机”而不是“婚姻死亡”,便着手调和工作。

调解当天,恰好是妻子生日,潘国飞事先准备了生日蛋糕,以丈夫的名义,在精心布置的客厅式调解室为妻子庆生,并对丈夫说:“在外面抬得起头,在家里能够低下头,才是真正‘内外兼修’的好丈夫!”

丈夫听完若有所思,也被潘国飞的用心良苦深深触动,逐渐放下了傲慢的姿态。调解室里洋溢着温暖的氛围,妻子见丈夫为其唱生日歌,原本离婚的决心也如冰雪消融。

在潘国飞的背后,是鄞州法院强大的专业化家事调解团队,该团队由2名专职调解员和27名兼职调解员组成,均为具备婚姻家庭咨询师或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外单位人员。他们不开庭、不撰写判决书,但却始终兢兢业业,起着和家事法官一样重要的作用。

“家事审判改革需要符合社会公众的期待,鄞州正以其无比包容的城市文化自信,为改革注入新的能量。我们将继续秉持工匠精神,不断通过内外联动,延伸司法职能,构建家事审判全新格局,为和睦家庭、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!”鄞州法院院长王松来说。


责任编辑:办公室
分享到: